一个企业没办法决定其所处的宏观环境,但能够最终靠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充分的利用外部环境,在一些范围内改善自身所处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这里所说的小环境,即公司金融的微观环境,是指影响企业金融实践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和,包括企业的组织体制、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上的水准、企业金融管理等几个方面。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制”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这里我们主要考虑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具体而言,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包括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国外独资企业。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金融活动的目的大体相同,但在实践中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金融需求。比如,大型国有企业由于自身具有国家隐性担保,因而在银行融资时会相对容易,同时大规模的公司也更加容易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实力、品牌声誉等方面受限,其投融资活动的市场和工具选择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就可能有较大差异,比如引入风险资本、争取创业板上市等。
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是金融行为的起点,只有进一步探索企业经营状况,才能设计出合适的金融方案。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的包含企业物资采购供应能力、产品生产能力、产品角售能力等,能够最终靠一系列的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来衡量。实物量指标一般来说包括原材料采购量、出库量、库存量等;价值量指标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来体现。比如某企业销售的产品在海外供不应求,原计划融资采购新设备,但突遇金融危机销售状况急转直下,此时就需要及时作出调整金融策略。
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也会对金融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衡量现代企业管理上的水准通常能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简单地说,企业金融管理能力是指企业聚财、用财与生财的能力。企业金融管理能力与许多方面有关,其中较为直接的两点就是财务组织架构和财务专员素质。
财务组织架构是指企业组织领导或直接从事财务工作的职能部门组成情况,包括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其相互间的理财职责分工和组织程序。分析企业财务组织架构时,要考虑其是否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的金融环境,如组建内部银行、财务公司、项目融资等机构;是否有利于公司制作经营各职能部门的理财活动高效、顺顺利利地进行;是否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提升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财务专员的素质主要指企业内部从事金融活动的人员的业务素质,要综合分析财务人员是否掌握了扎实的经济金融基础知识,是否熟悉有关法律和法规,能否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还应该要考虑企业财务负责入的金融意识,及其有没有金融判断和决策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