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华宇工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山东华宇工学院坚持德育铸魂,制定了《关于逐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建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党政领导干部、专职思政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学生服务团队等全员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逐步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出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标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创新实践了一个中心、两种导向、三方融入、三维教学、四化评价的“12334”课程教学模式,慢慢地增加课程建设与改革。2017年,学校思政课改革成果被新闻媒体报道。近三年,建设校级思政课一流课程3门,获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出台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全方面实施课程思政“六个一”计划,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方式,指导激励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近三年,立项建设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5门,选树了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13名、教学团队15个,建设了包含539个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112名教师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重点实施学生养成教育工程,制定了《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意见》,构建了“认知学习、情感体验、意志磨炼、行为养成”知情意行养成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实施养成教育工程”获评2020年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优秀案例。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学校办学定位、特色,一直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开设30个应用型本科专业,组建智能制造等6个专业集群。出台《本科专业建设标准》《本科课程建设标准》,所有专业和课程对标建设基础上,以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引领,对标一流标准重点建设,提升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水平。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学校按照“形成共识、人人说课、试点引领、全面推广”的步骤,以突出培育学生实践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目标,深入推动教育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内容向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教育学生的方式向行动导向教学转变,学业评价实施“N+1”考核方式等改革,实现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育学生的方式、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五个变化。目前,学校各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课程达57.7%,所有课程实施了“N+1”考核方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学校逐步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三性”实验项目占实验项目总数的40.77%。与此同时,学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开放实验室132个,接待学生1.85万人次,支持省级及以上学科和技能竞赛25项。
秉持“为学生一生健康奠基”的宗旨,学校着力培育学生的锻炼习惯、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制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建了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等15个俱乐部,实施课程教学、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常年不断线、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格局。近三年来,各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类活动竞赛达1000多场次,参赛学生达2万余人,学生获得山东省第十六届大会铅球项目第一名、武术比赛项目第一名和第三名等省级体育赛事奖项56项。
学校出台了《关于逐步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建议》,把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将美育融入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追求灵魂之美;美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品味专业之美;将美育融入双创教育,在双创教育中享受创新之美;将美育融入体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领略运动之美;将美育融入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体味劳动之美;将美育纳入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在通识选修课程平台设置了《美术欣赏》《美学与人生》等美育课程45门和《中国古典诗词鉴赏》《齐鲁民间传统文化概论》等人文素质课程37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读2学分。学校先后打造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迎新晚会、元旦联欢会和大学生合唱节等“两节一会两联欢一合唱”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近三年来,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大学生合唱节”等文化活动百余场次,学生参与率超过80%;学生获得市级及以上课外文化活动奖项346项。
学校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构建了“通识课程为基、两个融入为重,劳动实践为要,多元评价为擎”劳动教育体系,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强化劳动教育。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环节,使专业实践与劳动实践相统一;把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设立劳动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体验。学校还将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包含劳动教育周、劳模工匠进校园、专业实习实训及专业服务等3项必修模块和劳动主题教育、志愿者活动等2项选修模块,纳入学生综合素养测评、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等重要评价指标,不断激发学生自觉参与、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华宇工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山东华宇工学院坚持德育铸魂,制定了《关于逐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建议》,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党政领导干部、专职思政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学生服务团队等全员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逐步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出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标思政课“金课”建设标准,创新实践了一个中心、两种导向、三方融入、三维教学、四化评价的“12334”课程教学模式,慢慢地增加课程建设与改革。2017年,学校思政课改革成果被新闻媒体报道。近三年,建设校级思政课一流课程3门,获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出台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全方面实施课程思政“六个一”计划,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方式,指导激励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近三年,立项建设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5门,选树了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13名、教学团队15个,建设了包含539个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112名教师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获奖。重点实施学生养成教育工程,制定了《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意见》,构建了“认知学习、情感体验、意志磨炼、行为养成”知情意行养成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实施养成教育工程”获评2020年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优秀案例。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学校办学定位、特色,一直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开设30个应用型本科专业,组建智能制造等6个专业集群。出台《本科专业建设标准》《本科课程建设标准》,所有专业和课程对标建设基础上,以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引领,对标一流标准重点建设,提升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水平。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学校按照“形成共识、人人说课、试点引领、全面推广”的步骤,以突出培育学生实践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为目标,深入推动教育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内容向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教育学生的方式向行动导向教学转变,学业评价实施“N+1”考核方式等改革,实现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育学生的方式、学习方式、学业评价等五个变化。目前,学校各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课程达57.7%,所有课程实施了“N+1”考核方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学校逐步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三性”实验项目占实验项目总数的40.77%。与此同时,学校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开放实验室132个,接待学生1.85万人次,支持省级及以上学科和技能竞赛25项。
秉持“为学生一生健康奠基”的宗旨,学校着力培育学生的锻炼习惯、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制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建了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等15个俱乐部,实施课程教学、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常年不断线、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格局。近三年来,各体育俱乐部开展各类活动竞赛达1000多场次,参赛学生达2万余人,学生获得山东省第十六届大会铅球项目第一名、武术比赛项目第一名和第三名等省级体育赛事奖项56项。
学校出台了《关于逐步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建议》,把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将美育融入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追求灵魂之美;美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品味专业之美;将美育融入双创教育,在双创教育中享受创新之美;将美育融入体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领略运动之美;将美育融入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体味劳动之美;将美育纳入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在通识选修课程平台设置了《美术欣赏》《美学与人生》等美育课程45门和《中国古典诗词鉴赏》《齐鲁民间传统文化概论》等人文素质课程37门,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读2学分。学校先后打造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迎新晚会、元旦联欢会和大学生合唱节等“两节一会两联欢一合唱”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活动。近三年来,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大学生合唱节”等文化活动百余场次,学生参与率超过80%;学生获得市级及以上课外文化活动奖项346项。
学校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构建了“通识课程为基、两个融入为重,劳动实践为要,多元评价为擎”劳动教育体系,设置32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强化劳动教育。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各环节,使专业实践与劳动实践相统一;把劳动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设立劳动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体验。学校还将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包含劳动教育周、劳模工匠进校园、专业实习实训及专业服务等3项必修模块和劳动主题教育、志愿者活动等2项选修模块,纳入学生综合素养测评、推优入党、评奖评优等重要评价指标,不断激发学生自觉参与、自主实践、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