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环境和规则玩法经历剧变,这给马上就要来临的2022年,赋予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必然会带来疑惑和对未知的一些负面感受。
勇者不惧,则是明白“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底层逻辑,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勇于拼搏,必然无所畏惧。
这很有哲学智慧,其实无论时代,环境,规则,周期如何变化,对于个体而言,竞争,突破,发展是永恒的关键词。
在任何时代,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都是保障生存,实现发展的关键和要义。
机会机遇风口趋势固然重要,但是危机风险陷阱同样重要,因人生不是短跑冲刺,争个一时长短,而是长跑过程,在这个前进的过程中,规避风险,警惕陷阱,远离危险,其实是一种大智慧,哪怕一时落后,效率不及,但是犯的错,吃的亏比别人少,此消彼长,这是无法忽略的一种关键优势。
这篇文章,就在2022年即将正式到来之际,结合2021年中国经济变局,规则重塑,环境调整的大背景,有依有据,尊重规律,对在2022年,很具有确定性的几个具有“粉碎财富”的陷阱,做多元化的分析讨论。
“回报率”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东西,至少对于财商认知还处于启蒙阶段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致命的鱼饵和毒药性质。
在我计划在2022年新开的专栏里面,有一个章节的主题是:“通透的人生,需要两个数学常识:概率论和博弈论”,一旦是任何带有“率”的数字,都是概率论范畴。
对概率认知和理解的层次不同,能够直接决定人的一切经济行为和财富状态,这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情。
从结果来看,其实和100万有1%收益率的结果是一样的,同样是净赚了1万。
但是这两种情况的本质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是实现的难度和风险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难度拉满,风险爆表,而后者,是安全躺赚,毫无顾虑。
这就是回报率的陷阱:绝大多数人会在回报率的对比中迷失沉醉,忽视风险,而陷入赌性的陷阱。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中国经济过去20年,不管是非法集资骗局,各种庞氏套路,P2P,违规理财,是不是都是用“回报率”的诱饵,请君入瓮的?
利率,是货币的流动基础成本,回报率,是货币流动增值以后的回报,但是这个流动过程,是有不可控风险存在的,所以,任何高于一国标准利率的回报率,本质上都是有折损风险的。回报率越高,那么折损本金的风险就随之加大。
这就好比用钱测试人性一样不靠谱,以上面的1万元的例子为例,想要实现100%的回报,风险最低的方法是什么?很简单,赌桌上赔率最低的押大小猜黑白,买定离手,50对50的概率,牙一咬心一横眼一闭,然后剩下的交给运气就行了。
这不是赌博是什么?!当然,想要更高的回报率,超过100%,选择多了去了,但是直接损失本金的概率更大,比如押特定点数,赔率越高,风险就会以几何倍数的上涨。
同样的道理,放到彩票上面也是通用的,2元去博500万,概率无限接近于0,所以彩票有个外号,就是“穷人的智商税”。
对于任何有货币主权的国家而言,给出的央行利率,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种国家信用做背书的安全“财产性收入”的增长率,为什么美国日本和欧洲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0利率?因为这些国家没办法保证国家无风险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对于国内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自然也无法保障,这种利率传达了一种态度,想要在这样的国家和地区赚钱,就要有冒险精神。
关于回报率的本质到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回到中国的经济和货币环境和政策趋势来看:
中国的国内经济,是信用货币主导的市场,既然是信用货币,那么对经济持续发展,必然就一定要通过不断的货币增发和阶段的货币刺激得以实现。
也就是说,时间只要拉长,中国的货币政策长远来看,是一个利率下行,货币边际宽松,币值购买力持续下降的必然趋势。
同样在货币购买力上面一样很明显,不说什么房价,就看彩礼和结婚成本,80后父辈三转一响,成家立业了,80就是有房有车才算达标,那么00后呢?
脱离现实谈趋势,都是耍流氓,从结婚成本的持续上涨,就能看出来中国货币环境的趋势。
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利率是一个向下的趋势,而且,2021年12月份,横盘20个月的LPR1年期的利率也开始有下调的动作:
2022年,基于国家对居民存款的财产性回报预期都在往下调整的态势,关联的一切金融类回报率,都必然向下,这个很好理解吧?
连国家都下调预期,凭什么各种理财,保险,还有不同渠道的资金池玩家们,能够给出比国家更高的回报率,做福利吗?
一切违背宏观趋势的金融回报,不一定违规违法,但是本质上对应的风险,必然会随着回报率的提升,而持续加大。
2022年,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群体而言,继续盯着所谓的回报率,兜兜里面的本金就会被别人盯上。
2021年,中国经济环境中的资本风向,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那就是有关于“下沉市场”的概念和行动,销声匿迹,偃旗息鼓,完全被淡化和边缘化了。
经历了轰轰烈烈超过20年的中国城镇化大发展,以及基建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中国城市之间的经济格局和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阶段了。
在总量增加,城市分化,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高首位度省会城市,东南沿海经济繁荣,人口持续流入的背后,是更多数量的中小城市经济基本面的本质,越来越明显:
大城市和东南沿海,不仅创造增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增量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虹吸其他城市得来的。
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放缓,很多大城市的增量都开始放缓,那对于更多的中小城市来说,能够稳住存量都不容易了。此消彼长,这不是什么推测,而是现实存在的真实。
资本永不休眠,资本永远高效,资本追逐利润,所以,资本是绝对不可能去存量环境里面去做贡献。
要么就是地方政府,地方势力搞好关系,挣财政的钱;(从房地产行业的经验来看,地级市以下房地产项目,都不得不面对地方上错综复杂,利益关联,人情交织的各种食利阶层。一个打点不好,平衡不好,各种匪夷所思的麻烦和障碍就会接踵而至。)
所以,连资本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就不要想着去搞什么创业,下沉,做生意,搞经营了。
存量环境,是典型的红海环境,除非有碾压的背景,关系或力量,能够保障在这样的环境里实现“安全,安稳,持续”的生存和有可观的收益保障,否则,不单单是2022年,未来很长的时间里面,下沉市场也好,下沉机遇也罢,甚至说什么下沉空间都是,只要和“下沉”关联的一切生意,大概率以粉碎财富的残酷结局收场。
2021年,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值得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那就是鹤岗的神话破灭:
越来越多,曾经因为白菜价的房价来到这座城市的人开始撤离,要么,就是拿着1000出头的超低收入,过苦日子,要么,就是放弃鹤岗的低房价生活,重回大城市。
虽然说可能说出来会得罪一些人,但是小城市,农村,说句不客气的,普通人就算想去躺平,连资格都没有,不过饿死是有可能的。
我发布的一些文章后面,长期以来都有这么一种声音,虽然微小,但是长期存在,那就是有这么一个群体,基于浓厚的乡土情怀,坚定的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会带动农村和小城市的发达和兴旺。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是说小城市和农村不重要,而是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逻辑上面,这种想法,或者说观点,就注定是一厢情愿的黄粱美梦。
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基本面是第一产业,是农林渔牧,是生存根基,是中国国民生存的保障红线。
不管是农业机械化,还是新农村建设,没有一点的理由用市场经济和货币政策去刺激和发展中国国家的粮食根基,这样的领域,绝对是被国家隔离在资本以外,完全国家主导计划管理的重中之重。
资本是驱动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如果资本进入了中国农产品基本面,那会是什么结果?
开什么玩笑!难道想让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的跑马圈地在中国农村上演吗!几轮生产资料的资本争夺以后,又回到地主和农民的旧社会?
基本面,就是基本面,和发展没关系,中国绝大多数农业基础的小城市和农村,其实长久在国家管控和稳定保障之下存续的命运,是不可能动摇的。
农村人口,各位老乡要想在财富和经济层面得到发展,人挪活树挪死,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城市没有诗和远方,而是逆向发展,而且在这样的城市里面,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不信可以去试试。
2022年,在小城市和农村的资产(主要是房产),投资,包括一切的商业投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都是财富粉碎机。
在中国人口红利,流量红利,购买力红利见顶的内部经济现实情况,叠加美国针对中国一系列的贸易,科技,金融战争,事实上,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到了一个工业革命瓶颈和经济增量放缓的关键阶段。
如果没有工业革命改变生产力关系,那么人口红利结束以后经济增量就必然停滞;
外贸对经济的拉动存在不确定性,而中国国内的基建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再加上疫情对消费的遏制,事实上,中国整体经济存量特征是越来越明显。
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消极,这是一个国家经历急速发展以后,必然会到来的阶段,绕不开,躲不掉的。
而这样的存量中找增量的经济大趋势,会延续进入2022年,技术革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过程,厚积还不一定薄发,而现有的经济结构中,该挖掘的红利和市场,开发程度已经很高了。
不然为什么杭州马老师如此精明狡诈的资本玩家,宁愿以身试法,也要尝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大搞互联网高利贷。
本质上就是敲骨榨髓,透支消费,来保障他和他的资本利益集团的持续收益和增量,是典型的存量环境中不惜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极端做法,当然,他没有成功,一杯毒酒被自己灌下去,虽然没到ICU的程度,不过再也不要想龙精虎猛了。
在存量的环境背景之下,讲究的是分配的艺术,你多吃一口,别人就会少吃一口,没有增量,就没有真正的风口和暴富方向。
不要低估人性的贪婪和欲望能带来的驱动力,既然是分配,那就是人性主导,再好的规则和管理都有盲区和灰色地带,如果存量环境不能在短期就实现向增量转变,那么人性的丑恶就会被无限放大。
这是基于对经济环境的本质分析得出的结论:存量环境,会造成竞争非常激烈,互相抢夺的情况,而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风口,而存量环境中的风口,都是充满凶险和套路的陷阱,没有例外。
2021年,全球经济啥状况大家都知道,竟然在加密数字货币和元宇宙领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风口和机遇,各种财富故事不断出现,是否很有意思?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有些东西,只要能看清环境,抓住本质,完全就能实现隔岸观火。
2022年,一定要警惕存量环境中忽然出现和爆红的各种风口,机遇,方向,对于普通群体而言,一定要记住,在信息,领域,权力等等维度都没有非常大的优势的基础群体,凭什么会有大利好,无懈可击的风口,砸到自己的头上?
这种必然存在于存量延续的2022年中国经济环境中的陷阱,一旦陷入,粉碎财富是必然的。
存量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要诀,是厚积薄发,手里有粮心不慌,逆风环境,要的是苟的住;
增量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要诀,是效率反应,拼的是胆气和勇气,顺风环境,要的是跟得上。
2022年马上就要来临,文章的最后,基于以上对2022年有一定的概率会“粉碎财富”几个陷阱的分析,给各位朋友分享几点个人关于普通群体和基础民众,在认知和行动层面的建议和看法:
1、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可以具备教育,就业机会,实现迁移的群体,如果没有过硬的地方政商背景或者家族财富和生意资源基础,尽早往大城市,往东南沿海,往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去打拼,哪怕从头做起,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有盼头,有逆袭机会的,而经济存量和坍缩的城市,只有眼前的舒适和没有奔头的未来,不要拿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陪着这样的城市去煎熬。
有个说法很有意思:哪怕就是捡破烂,也要去一线城市里面去捡,不要小看破烂生意,大城市一年百万收入的比比皆是,但是到小城市,就算起早贪黑,累死累活,恐怕连饭钱也捡不出来。
2、不管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定要去研究互联网,去挖掘国家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和红利,哪怕在农村,天天赶车去集市卖农产品的,一个集市全部营业额,也顶不上助农促销直播那么一波强推。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会成为个人的财富放大器,至于是被互联网消费,还是消费互联网,这个就要看个人的选择和认知了。
3、没有确定性高的投资风口,发展趋势,也不要让钱闲下来,投资自己,是最大的投资。
不管是身体健康,还是一技之长,哪怕是各种证书和资质,都是投资自己,存量环境,很难暴富,任何的暴富,都是建立在很多人的财富折损上面才能实现。
一方面,钱存着会贬值,所以要来投资,至少也要让钱流动起来,被利用起来;
另一方面,经济承压,充满不确定性,高风险投资大概率亏多赚少,和风险赌气,没有必要。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往自己身上花钱,是最合适的,不求暴富,也求个不怕失业。
不要在经济大环境的挤压下,被推到了经济困境中,才想起来应该提前学点什么,做点什么,可以让自己能穿越熊牛,跨越周期。
4、如果手上有一定的积蓄和投资的需求,那我给出的第一建议,还是去大城市,一线城市,高首位度省会,找好地段,买房子。
人生要突破,一定需要在正确的地方下注,既然我给出这样的建议,也不怕被人喷房托,在中国,能够跨越波动的核心资产,就是好城市,好地段,好房子这样的三合一。
当然,买上几箱高档茅台也行,保值增值一点问题都没有,买到假酒自认倒霉,储藏不好劳心费力,这个完全看个人。
至于股市我个人也看好,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适合,特别是高估自己人性的群体,碰都不要碰。
注重健康,如果人生之路有苦闷,就去医院重症区转转看看,体会一下病痛给这样一个世界带来的痛苦,人的认知境界,会提升很多。
6、在投资这件事上面,没有相关经验和阅历,要么交给信任的专业的人去做,要么就是跟着厉害的人无脑抄袭。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人总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所以绝大多数人其实坑的最多的,是自己。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凭运气挣到的钱,落袋为安才是正途,实力不济,马上流失。
2022年,中国是全世界最有想象力的国家,虽然有不确定性风险的存在,也有一些必然的挑战和陷阱可能,但是任何时代,存在即是合理。
持续竞争的过程中,并不全是要追求步步领先,占尽先机,很多时候最终的胜利,实际上并不是你做对了什么,而是你的对手做错了什么。
每个人的发展,都应该看做是一场无限游戏,无限游戏的秘诀其实并不复杂,那就是生存至上,生存第一,生存优先,比如巴菲特,这个全球认可的投资大师最难得的一点,很多都看错了,其实是老先生能一直活着,一直活着,就别担心没有翻盘和发达的机会。
谨以此文,祝福所有中国同胞,各位读者朋友,在2022年,有一个平安喜乐的生活,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