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的建造是我国机械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机械工人》不仅跟踪报道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的建厂过程,而且很关注一汽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金属加工技术——这既包括从苏联引进的先进制造技术和实用经验,也包括我国生产者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
一部汽车的生产的全部过程在不同车间需要应用各种金属加工技术,如从准备车间的锻压发动机曲轴,铸造可锻铸铁件、气缸体等,再到加工车间的各种机床对毛坯进行机械加工,以及冲压车架、驾驶室,机械加工后的电镀、热处理等,再到最后的总装车间。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回顾《机械工人》杂志对一汽建厂历程的报道和对一汽建厂初期金属冷加工技术,以及生产实践经验的宣传推广。
1950年3月,在原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同志建议下,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郭力为主任,孟少农任副主任,筹备组在北京灯市口(原中国工程师学会会址)办公。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10月,《机械工人》杂志也是在这里创刊的。
汽车筹备组成立后就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1951年在长春选定厂址。1953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以及苏联的大力帮助下,一汽正式奠基兴建,饶斌任一汽厂长,孟少农任副厂长,郭力任总工程师。据资料记录,一汽建厂期间,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全套的产品设计和工厂设计图样资料,80%以上的生产设备和整套的生产的基本工艺(成套设备5000余台),并派遣了一批专家(近200名)来厂指导工厂建设和生产准备,为一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53年7月15日奠基到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解放牌”货车诞生,一汽建成投产只用了三年时间,既快又好,被誉为新中国的奇迹。
《机械工人》1953年第9期及时作了报道。该期封二画刊(见图1)图文并茂,报道中说:“我国规模宏大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已于今年(注:指1953年)七月十五日在厂址上举行了隆重的建厂奠基典礼。这个工厂的兴建,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开辟了道路,并将加速祖国的工业化。”从图1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当时的东北地方领导林枫和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将这块基石安置在厂址的中心广场上,建设者们在一汽厂房基础上灌入第一车水泥。
该期正文还刊发了丁一文同志撰写的《我国机械工业中的一个巨大工程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施工》(见图2),文中写道:这个汽车制造厂的建造,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它的开工建设,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许多同志表示决心,要把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要为建厂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956年一汽建成,《机械工人》又连续多期作了图文报道。1956年第8期封二(见图3)就刊登了题为“第一批国产汽车诞生了”画刊。从这些报道中,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许多鲜活的历史画面,如刚建成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外景和中央大道、编号为“000001”号的“解放牌”货车(见图3);木工车间正在把制造出的车箱装到货车上去(见图4)。
《机械工人》一直重视推广生产实践经验,对一汽建厂过程中涌现出的金属加工技术能手及其实践经验也积极给予宣传报道。
如被誉为一汽“创业英雄”的胡年荣,他是在一汽三年建厂期间就成名的金属加工技能高手,是一汽机修车间车工组组长。1955年底1956年初,一汽热处理车间土建完成,进入设施安装阶段。该车间的气体渗碳炉安装工程需要18根特殊耐热钢管,这种钢管毛坯表面非常粗糙,内外圆摆动差大,硬度小,韧性很高,因此加工难度较大。胡年荣所在小组承担了加工任务,但在加工管子内眼时遇到了较大的困难。胡年荣依据各种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制造出的新刀杆,是将三个刀头装在一个圆周线上,创制了深孔镗刀——“挖内眼管刀”,提高生产效率30倍。胡年荣创造的“挖内眼管刀”,不但保证了一汽热处理车间安装工程的紧迫需求,而且为当时加工这种特殊钢材开辟了新路。
一汽召开大会予以表彰,并通过了《关于“在全厂范围内学习胡年荣首创精神 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决议》,提倡胡年荣的首创精神,在一汽开展争当“先进生产者运动”。一汽厂长饶斌指出,现在是建厂最关键的时刻,“先进生产者运动”是提前出汽车的保证,号召全厂青年学习胡年荣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首创精神。
一汽“先进生产者运动”开展以后,涌现出不少先进生产者,为一汽完成建厂事业作出了贡献。1956年4月,在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召开前夕,时任第一机械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康永和同志(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撰写的《在工业生产高潮中争取作一个先进生产者》在《机械工人》1956年第4期发表,文中就特别对胡年荣的事迹作了介绍,指出:“只有热爱祖国的建设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处处为生产着想、刻苦钻研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才可能创造出惊人的事迹。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车工胡年荣创造‘挖内眼管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该期杂志上,编辑部特别邀请胡年荣所在的一汽机修车间撰写了文章“车工胡年荣创造挖内眼管刀”(见图5),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胡年荣创制的“挖内眼管刀”的构造特点、操作步骤以及优点,对于推广这种刀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张国良是另一位一汽建厂早期就成名的金属加工技能高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被誉为“刀具大王”。张国良是一汽底盘车间成长起来的工人工程师,后来还做了一汽的厂领导。《机械工人(冷加工)》1958年第4期介绍了张国良改进的夹固式割刀,这是张国良革新较早的一种刀具(见图6)。
1964年,一汽举办了一次“比刀会”。与会者除一汽的金属切削能手外,还有来自吉林省各地的先进生产者,他们带来了各种先进的车刀、刨刀、铣刀、拉刀等。而“刀具大王”张国良一个人就带来了10把先进刀具,这些都是他从长期生产实践中钻研设计出来的,尤其是他为攻克加工细长部件而创制的“压光刀架”在一汽比刀会上受到一致喝彩。
张国良痴迷革新刀具,一直进行金属切削技术的创新。据报道,近半个世纪以来,张国良革新成果达500多项。张国良还与马学礼、桂育鹏、宿天和等金属切削能手一起被选为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的名誉理事。
《机械工人》注意与生产实践一线保持密切联系,在全国各工矿企业有许多活跃的通讯员,其中在一汽的通讯员还组成了“本刊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通讯组(见图7a)”,为读者报道了许多一汽的金属加工技术革新。
如《机械工人(冷加工)》1960年第3期专门设置了“一汽技术革新专辑”,一汽通讯组报道了一汽在“一新三化”活动(“一新”指采用新技术,“三化”指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组织合理化)中的生产实践经验,如全国劳动模范秦凤章所在小组设计的联合机床等。在该期封二画刊配合刊登了相关的图片(见图 7b)。这些图文报道记录下了一汽生产实践的历史痕迹,应该说其中既有创新成绩,也有经验教训。
此外,从学习斯大林汽车厂修正砂轮法(冷加工1957年第8期)到推广拉脱雷金强力刨刀(冷加工1959年第5期),从柱塞钻孔用的钻模(冷加工1958年第8期)到搓丝板的多线期),从电解加工(《机械工人》1976年第6期)到超声波振动切削(冷加工1982年第11期)、密齿端铣刀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冷加工1987年第12期)……一汽生产一线的车、铣、刨、磨、钻、镗等各种金属切削技术及其实践经验都通过《机械工人》得到了宣传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