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焊接、激光切割、数字控制机床等工作平台有序运转,机床、车床、铣床人机联动,抛丸、折弯、喷涂一气呵成……位于通河县工业园区的大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海农机”)厂房内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不到10年时间,大海农机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端农机设备制造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并形成了产业链。
大海农机原本在通河县乌鸦泡镇柞树村自建厂房内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发展受限,年产值800万元左右。通河县委县政府为扶持公司发展壮大,2022年初为大海农机提供位于开发区的临时厂房,解决了公司制作条件差、投资压力大等问题。2022年企业粉土机单品销量全国第一,当年实现产值2240万元,市场独家产品成为同行业标杆。
2023年1月,大海农机搬迁至通河县工业园区新建的农机制造标准化厂房内,有效保障了企业扩产需求。
在大海农机2.1万平方米的厂区内,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大型农机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抢眼。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郑斌文指着刚下线的喷药机说:“这款喷药机目前最受欢迎,到明年3月份订单需求达3000台。”
同样需要在明年3月份之前完成的订单还有800台粉土机。“粉土机订单大多数来源于江苏、广西、河北等地。”郑斌文说,还有一部分韩国、缅甸、俄罗斯等国家的订单也需要在明年3月份完成。
胡世海是大海农机创始人。从小就对农业机械感兴趣的他曾在汽车修理部当过学徒,19岁就萌生了创办一家工厂的想法。
启动资金从哪儿来?胡世海把当学徒挣的钱,加上从亲朋好友处借的3万元买了工具和原材料,在自家院里搭个棚,就开始了创业。“三台电焊机,一台等离子切割机,一台压力机,一台车床,这就是当时的全部家当。场地不够用,设备也落后。”郑斌文提起胡世海创业初期的艰难由衷敬佩。
当初,胡世海研究出个产品就找郑斌文借拖拉机实验,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也成了生意上的伙伴,一起跑采购、搞研发、做销售。
9年前,胡世海发现筑垄既费劲又不规范,就琢磨着研发筑垄机器。经过上百次尝试,他研发的筑梗机终于通过检验测试,很快粉土机也实验成功。之后小厂子开始招贤纳士,组建起自己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无驱动打浆机。2021年,胡世海和伙伴们研发成功数字化智能平地机。“从人工控制到现在通过卫星定位,平整土地的活儿完全交给了机器。”郑斌文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的产品被县领导发现,感觉我们产品比较有发展前途,2022年主动扶持我们企业。”郑斌文说。
企业搬到工业园区后,产能有了质的飞跃。今年1月~9月,企业产值达到1743万元,同比增长63.8%,被评为规上企业。截至目前,企业共拥有15项专利。
如何打开国际市场?“靠宣传。”郑斌文的回答言简意赅,“2019年国内的商贸公司通过短视频看见我们的产品,主动联系说要把产品卖到国外去。开始我们还不相信,毕竟当时企业还不具备出口资质。没承想,第一批运粮车卖到了加拿大,客户的反馈超出了我们预期。”
“今年的武汉大型农机展会上,众多国外客商和我们达成购买意向。”郑斌文说,一位韩国客商当场交了10台样机的订金。“样机马上运往韩国,相信他们会成为回头客。”郑斌文充满自信。之后与哈萨克斯坦、缅甸以及俄罗斯建立的贸易联系也是通过参加各个展会建立起来的。
为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的提升,大海农机与网络集成商、安防监控工程商、智能弱电集成商合作,逐步的提升产品设计、加工能力,从外观、可靠性、运输、安装、使用等各个方面提升产品品质。
“未来,企业将向无人化智能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发展。科技范十足的农业专用传感器、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农业机器人等都将和农机相结合。将来不仅播种收割实现机械化,种田种菜都不用人了。”郑斌文笑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