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 为科学技术创新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vip
发布时间:2024-08-03 05:35:01

  6月24日至28日,围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震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赴吉林省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经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审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确定为77个重点提案选题之一,包括由九三学社中央和吴沛新、汪鹏飞等委员分别提出的多件提案。这些提案紧扣习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要任务,提出了许多有明确的目的性意见建议。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深入界别群众,了解吉林省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所做的实践和成效,聚焦核心问题深入研讨、提出建议,切实推动提案办理取得实效,为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集众智、谋良策、聚共识。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学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各国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面向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下更大功夫。

  从这样的大背景来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一重点提案选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筹备好这次调研,行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提供了有关材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专门召开座谈会,邀请有关提案承办单位与提案者代表、委员深入交流,大家就如何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许多共识。调研组还委托北京市政协、浙江省政协开展协同调研。这些全面细致的准备,为实地调研打下扎实基础。

  调研组出发当日,也就是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一路上,调研组认真学习领会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学习体会与思考融入调研过程中。

  委员们的共识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的必由之路。只有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

  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介绍来意时表示,这次实地调研选择吉林省,首先是因为吉林科教资源富集,集中了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大院、大所、大校集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频现。其次,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生态强省,有深厚的科技创新基因和产业发展土壤。

  如其所言,从6月24日抵达“首站”吉林市考察开始,调研组就被当地企业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氛围感染着。

  “我们公司主要致力于汽车铝轮毂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年产能500万件,拥有45项专利证书……”

  “我们公司主营产品为彩色软性亲水接触镜,产品花纹颜色采用我司发明专利内覆膜印染工艺,产品款式设计达8000余种……”

  “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隧道掘进机刀具设计、研发、制造、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拥有‘盾构与掘进机刀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这是吉林市几家有代表性的专精特新企业。互动交流中,各家企业负责人纷纷亮出“成绩单”,热情洋溢地向委员们介绍自己产品的优势、对未来的展望,科技自信溢于言表。

  这仅仅是吉林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作答”东北振兴新答卷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吉林省坚持以政策“清障”、以服务“排阻”、以主体“发力”,为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特别是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制度方面,吉林省先后出台《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奖励办法》《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修订出台《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者,也包括科技成果的受让者和转化者。因此,调研组认为,要完善政策举措,激发各类主体积极性主动性。

  “进一步强化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建立完善市场化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权益分配机制,切实激发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活力。增强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持续推动平台、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企业家价值,大力引进培育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对接的科技企业家,串联起从科研到市场的完整创新链条。”调研组成员一致建议。

  碳纤维滑雪板、碳纤维自行车组件、碳纤维编织布、化纤希飞系列无人机……6月25日上午,当调研组来到位于吉林市的化纤集团碳纤维产业园时,大家立刻被各类碳纤维产品吸引了目光。在生产车间,委员们近距离观摩了碳纤维碳化生产线,车间工人热心地向大家介绍流程原理:“通过先进的全自动收丝机,丝束可以在卷绕机上缠绕成筒、自动切丝……”

  调研组还了解到,下一步,吉林市将开辟碳纤维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下游制品领域新赛道,提升原丝、碳丝本地转化率和下游应用场景覆盖率,加快培育千亿元级碳纤维产业集群。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科技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的过程。这一点,委员们在考察位于长春市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时感触更为深刻。

  前者,能“上天”——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于2015年10月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射实现了109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

  后者,能“入地”——作为中国地铁、动车组的摇篮,中车围绕轮轨和磁浮两大技术发展方向,持续开展机械、电气、控制、特殊工程等领域技术研究。目前,已具备年产180—200列动车组、4000辆城铁车、6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能力。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王路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应发挥牵头作用。”调研过程中,王路经常就企业运营机制、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等问题与企业工作人员深入交谈。

  结合农工党长期调研情况,王路注意到,当前,有些科研成果并不实用,没有从实际需求出发,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对接不上,同时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还有障碍,需要改革。

  王路表示,实现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需要破解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研究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一方面,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其创新主体活力,发挥其主体作用。继续发挥好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激发创新主体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要探索更加灵活的鼓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双方相协调、相匹配的渠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汪鹏飞说:“吉林能够聚焦振兴发展实际需求,支持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行业引领作用显著提升。”

  作为此次调研的提案者代表,汪鹏飞认为,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对解决我国战略产业的“卡脖子”问题、提升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汪鹏飞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和中试专项资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贯通创新价值链的提案》。中试,是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重要步骤。中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连接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桥梁,可以有效降低产业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功率。

  结合提案内容和调研情况,汪鹏飞再次呼吁:加快建立国家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设立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和成果中试专项基金,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金和资本积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效率。同时,强化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认为,一项科技成果要想实现产业化、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领域,还应该有技术集成创新的过程。

  吴沛新也是此次调研的提案者代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促进智能高端医疗设备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提案》,呼吁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实施“政产学研用”一体的“高端智能医疗设备创新和产业化专项”,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突破系列基础、核心与关键技术,前瞻布局产业体系。

  调研过程中,吴沛新一直在关注企业的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在他看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不仅要重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的生产,更要重视产品整体技术性能的先进性。

  吴沛新说:“科技成果必须通过集成创新,才能实现产业转化,发挥最大价值。因此,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将系列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集合起来,实现高效转化,生产出好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老百姓需求,赋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调研组建议:建立完善需求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身处市场、了解市场、创造市场的优势,让企业成为科研活动的“出题者”和产学研融合活动的“组织协调者”。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面向企业与市场开展“订单式”研发,推动企业需求类重大科研项目攻坚,真正从源头上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吉林省的黑土地耕地面积达到9800余万亩,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重要增产区域。

  6月27日,调研组来到位于长春市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详细了解该所的发展历程以及促进黑土地保护和技术成果转化利用等方面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介绍:“中国科学院联合东北三省一区,在2021年全面启动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东北地理所作为会战的依托单位,组织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出高产增效保护性耕作综合技术‘梨树模式’,利用秸秆覆盖还田条带耕作、垄作少耕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黑土保育与粮食产能协同提升,连续两年示范区平均增产达到17%。”

  姜明长期聚焦黑土地保护、侵蚀沟治理、盐碱地改造等农业领域棘手问题,多次在提案中呼吁:加快黑土地保护科技资金投入的顶层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形成系统科学的黑土地保护方案。此次调研期间,姜明还随同调研组赴松原市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为当地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提供良策。

  在松原市调研期间,调研组看到了当地攻坚克难,将盐碱地改良成沃土的有益探索。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开发、盐碱地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大量实验示范、大面积的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以专利技术为主要依托的盐碱地改良方案。

  调研组认为,满足时代需求,服务民生需求,始终是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落脚点。

  “地方企业结合实际,努力攻坚克难的实践探索值得肯定。”作为提案党派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张福麟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了《关于引导各类资金“投早投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案》,呼吁加强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相关政府引导基金。

  “在实际工作和九三学社长期调研中发现,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初期设立产业化公司的第一轮融资,很难得到社会资金的支持。”结合提案内容和调研情况,张福麟建议:推进财政资金与市场资金同向发力,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和用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成果的声明制度和公共数据库,由财政投入产生的非涉密的科技成果应及时向社会发布展示,以促进科研成果有序积累和创新成果转化。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遴选一批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前景明确、增长潜力突出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向社会公开发布,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方式开展股权投资,以此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吉林省是人文科教大省,也是东北地区首个创新型省份。拥有64所高等院校、107家科研机构和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每万人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第6位。

  走进吉林大学的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们被这里的“老”与“新”触动着——

  “老”,是因为该实验室由唐敖庆院士于1978年创建,是我国最早系统开展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群体,也是目前唯一从事超分子科学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是因为如今该实验室瞄准超分子化学研究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基础研究,持续推动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冷向阳认为,高校、科研院所是培养未来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主要场所,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建议,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应当根据产业前沿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增加与新兴产业和技术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高校、科研院所要瞄准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领域和长远发展目标,加强与企业合作,将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座谈会上,长春理工大学副校长佟首峰说:“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承担一汽集团和中车长客‘揭榜挂帅’任务,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学校与长春市合作建立了智能感知方向的芯光产业园,目前在园企业70家,其中科技型企业61家。开园首年实现产值4.6亿元……”结合实际情况,佟首峰建议,在新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和体制下,有关部门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壮大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围绕国家需求再新增一批,不断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促进高校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感受真切,收获丰硕,启发深刻!”调研结束时,大家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这一议题的关注热度并没有消退。委员们表示,将结合专业所长,对调研涉及问题开展多角度、跨专业、全方位的综合分析,提出高质量对策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切实推动提案办理取得实效,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